close

讀到「讀古詩詞網」中的「唐詩三百首」,其中有一段很具教育性趣味,摘錄如下:

「李白是天才詩人,並且是屬於那種充滿創造天才的大詩人。然而,惟獨李白臨黃鶴樓時,沒能盡情盡意,馳志千里。原因也很簡單,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顥題詩在上頭。因而,謫仙詩人難受、不甘心,要與崔顥一比高低;於是他至金陵,乃作鳳凰臺詩以擬之,直到寫出可與崔顥的《黃鶴樓》等量齊觀的《登金陵鳳凰臺》時,才肯罷休。這雖然是傳言,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。《登金陵鳳凰臺》博得了與崔顥黃鶴樓相似,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的讚揚。其實,李白的《登金陵鳳凰臺》,崔顥的《黃鶴樓》,它們同爲登臨懷古的雙璧。」

登金陵鳳凰(李白):

鳳凰臺上鳳凰遊,鳳去臺空江自流。
吳宮花草埋幽徑,晉代衣冠成古丘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鷺洲。
總爲浮雲能蔽日,長安不見使人愁

黃鶴樓 / 登黃鶴(崔顥):
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
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
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
日暮鄉關何處是?煙波江上使人愁

但我個人,較喜愛崔顥黃鶴樓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sabellelin 的頭像
    Isabellelin

    Isabelle 的點滴

    Isabell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