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獨有偶,07/05又見夜鷺,看到時正在吞食第一條魚,隨後沒入草叢,一會兒又衘出一條鯰魚(catfish),接下來近十分鐘,就看牠在那兒折騰魚,還以為是魚太大了,牠吞不了,旁觀的一位爸爸告知,牠是要確定那魚已死絕,否則吞嚥時,如魚在牠嘴喉裡張刺,牠會受傷;只見牠不停地放魚在水中測試,魚如碰水會顫動,表示尚有生氣,果不然,十分鐘後,透死的魚順順當當地滑入喉內,一點兒也不嫌大,萬物的生存法則!真覺得自己有時粗手粗腳的,還沒牠們靈光!哈!
無獨有偶,07/05又見夜鷺,看到時正在吞食第一條魚,隨後沒入草叢,一會兒又衘出一條鯰魚(catfish),接下來近十分鐘,就看牠在那兒折騰魚,還以為是魚太大了,牠吞不了,旁觀的一位爸爸告知,牠是要確定那魚已死絕,否則吞嚥時,如魚在牠嘴喉裡張刺,牠會受傷;只見牠不停地放魚在水中測試,魚如碰水會顫動,表示尚有生氣,果不然,十分鐘後,透死的魚順順當當地滑入喉內,一點兒也不嫌大,萬物的生存法則!真覺得自己有時粗手粗腳的,還沒牠們靈光!哈!
日前(07/02)坐在林中水塘邊唱歌,忽見一隻綠鷺(Green Heron)慢斯條理地走到眼前不遠處(約兩米吧),很是訝異!牠體型小易受驚嚇,以往見著都是遠遠的,鏡頭拉到最長,也照不真確,今兒居然會走出草堆晃到近前,望望人,啄啄食,看牠吃了三次(小魚?),站在顯示水位的小木牌上逕自梳頭理羽的,一派自得其樂的樣子,想牠或許是被我不怎麼高明的高音調吸引來,所以一面錄就一面再唱喽,雖只錄下了一小段(因電池耗盡),沒能錄全這難見的表演,卻看得我感動的滴淚!
夜鷺(Night Heron)在台灣很普遍,這兒有,但少見,或許與牠喜活動於晨昏夜晚有關!日前(06/25)見一隻正在覓食(沒見牠逮著小魚),頭上那根隨風擺動白羽,身上的層次藍灰,細看都是美!
上週六(06/20)端午節,週日(06/21)是這兒的父親節(6月第三個禮拜天),和Na家一塊兒BBQ,沒想到一位從這兒搬到LA, 18年沒連絡的陳家二女兒Carrie,因公差紐約,結束後,特轉飛來此地Montreal,順道玩Quebec City,紋紋在facebook上得知後,隨邀請她來吃BBQ,吃完,趕6:30PM飛機去Toronto,隔天返家,回LA!
又學認了一樹,梓樹(Catalpa bignonioides),是被它光燦的花吸引,在一條車輛往來較頻繁的沿河馬路邊住家院內,雖也曾偶爾會走經此處,因沒碰上花開期,也就沒注意,不識的太多了!倒是趕得巧為關鍵吧!
韭菜盒子雖屬北方食品,母親(山東人)卻從沒包來吃過,也不記得小時眷村欣欣菜場是否有賣;第一次吃還是在出國後,這兒的朋友馬大娘展手藝做給大夥吃的(稱她馬大娘,其實她比我小七、八歲,炒得一手好菜,燒啥都好吃!),實是美味,雖愛吃,但這兒韭菜季節不長 (自家種的韭菜,量少只夠炒蛋),且韭菜味不如台灣香,蝦皮得從台灣帶來,做來又費工,也就很少做!